《中国基础教育年度报告》自2017年开始研制,每年初发布,在基础教育界产生较大反响,成为记录、引领、推动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份重要文献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
本年度报告由中国基础教育政策分析、中小学教育实践新进展新趋势、中国基础教育创新案例三个子报告组成,力图在政策分析中把握价值导向,在聚焦研究前沿中把握发展趋势,在关注实践探索中把握新鲜经验。
“四川省成都市洛带中学校积极贯彻落实中央文件及《成都市教育局关于推动普职融通育人模式改革的意见(试行)》要求,推动普通高中与中职学校之间“资源共享、课程共建、教师互动、学分互认、学籍互转”,构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开放衔接的育人新模式。”
近日,成都市洛带中学“职普融通育人模式”入选2024年中国基础教育年度报告!这一模式以“差异教育、多元发展”为核心,打破普职壁垒,架设人才成长“立交桥”,为全国基础教育改革提供了创新范本。一起来看这份“亮眼成绩单”背后的探索与实践!
2014年:率先探索普职融合综合高中育人模式,开启改革序幕。
2016年:洛带中学被成都市教育局确定为“成都市普职融合教育试点项目校”。
2017年:联合成都汽车职校开办成都市首个“普职融通实验班”,迈出实践关键一步。
2019年:通过成都市综合高中创建验收,职普融通成为学校特色名片。
2020—2023年:连续四年获评“成都市普职融通办学特色突出学校”。
2024年:成都市洛带中学“普职融通育人新模式”入选中国基础教育年度报告,影响力辐射全国。
图:2022年成都市洛带中学获评“成都市普职融通办学特色突出学校”
图:《工人日报》对洛带中学职普融通的报道(2024.10)
图:山西省大同市职普融通考察团到校调研交流(2023.04)
职普融通育人模式·核心亮
1.打破普职壁垒,搭建多元成才“立交桥”
资源共享:与中职学校联合培养,共享师资、课程、实训基地。
双向互转:学籍灵活互转(高一至高二均可申请),学生可二次选择升学路径。
学分互认:普职课程互通,学分双向认定,减轻学生学业压力。
图: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职普融通模式
图:四川省省级课题《三教改革背景下1233N职普融通实践》开题报告会(2023.08)
2. 课程体系“双轨并行”,培养复合型人才
文化+技能并重:高一强化语数外基础,高二分方向对接高考(普通高考/对口高考)。
12大类校本课程:涵盖汽车工程、信息技术、医药卫生、教育等方向,学生可选修2门职业课程,提前规划生涯。
校企协同:联合高校、企业开发课程,融入行业前沿知识与实践技能。
图:文化基础与专业并重的课程设置
图:洛带中学音乐选修课走进客家围楼
图:学生参加职业指导实训课
3. 管理机制创新,保障育人实效
联合教研:普高与中职教师共同备课,跨校教研常态化。
动态调整:根据学生成绩与兴趣,优化班级设置与课程计划。
专项考核:设立职普融通教师专项津贴,激励师资队伍专业化发展。
图:职普双向资源融通的教学管理规程
图:洛带中学与汽车职校进行联合教研
图:洛带中学“陶沙得金”文创展位在龙泉驿区中小学艺术展演亮相(2023.05)
自2017年普职融通实验班启动以来,已招收35个班、1439名学生,职普互转331人。已毕业学生中,有295名学生通过职普融通路径升入本科院校,其中12人升入四川农业大学,约340人升入优质双高职业院校。洛带中学以普职融通为办学特色,建立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融合的机制,实现了双向赋能和协同发展,为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的成长路径和选择,助力学生实现差异化发展和全面成长。
入选中国基础教育年度报告,是里程碑,更是新起点!洛带中学将持续深化职普融通改革,聚焦“提质创优、品牌攻坚”,拓展专业方向、优化课程体系,为职普融通注入更多活力与可能,让教育真正成为学生逐梦的“加速器”。
(来源:四川省成都市洛带中学校)
推荐阅读: